当前位置:主页 > 行业资讯 > 行业新闻 >

事迹被改编成电影!这位退休列车长曾经家喻户晓

发布人:admin 发布日期:2021-06-08 09:48
 
      近日,我们来到共产党员、沈阳客运段12次“英雄列车”列车长张敏媛家中,与86岁的老人面对面交流,聆听“英雄列车”的故事。

1935年,张敏媛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家庭,父亲在沈阳北站工作。从小,她便受到父亲影响,立志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人。1951年,16岁的张敏媛如愿以偿,考入沈阳北站,成为一名广播员。

 

后来,由于岗位调整,张敏媛来到了售票员岗位,并创造了“万张售票无差错”的纪录。1958年,由于工作业绩突出,年仅23岁的张敏媛被派往刚刚组建的12次列车“三八青年红旗包车组”,担任第一任女列车长。

1959年7月21日22时许,12次特快列车缓缓驶离沈阳站,迎着蒙蒙细雨向北京方向驶去。张敏媛同往常一样热心服务旅客,丝毫没有预料到一场灾难正等着他们……

7月22日拂晓时分,大雨滂沱,列车驶入锦州北部。经过连日的暴雨,多处地段河水泛滥,前方路基已被洪水掏空,而列车也被困在绥中县境内前卫至高岭站间的石河桥上。

面对紧急情况,张敏媛果断决定“后退”。就在列车退出石河桥仅仅16分钟后,一股洪峰到达,将石河桥梁全部冲垮。此时,12次列车已与上级完全失去联系。

在前卫站,张敏媛正与站长商议下一步救援时,突然传来了三声信号枪声。

“完了!前方大坝决堤了!”借着蒙蒙亮的天色,张敏媛看到从西北方向涌来一片白茫茫的“墙”——洪水来了!

洪水如同发疯的猛虎在怒吼。危急时刻,在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的情况下,张敏媛立即决定让列车向身后的高坡地带急速退去。洪水仿佛要吞噬列车,与它展开了速度的较量。

就在列车倒退时,张敏媛看见许多百姓向列车奔来,边跑边喊着救命。张敏媛立即喊道:“暂时停车,全体乘务员把车门车窗全部打开,把下面的百姓都拉上来!”大雨中,车下人往上推、车上人往里拽,只求在有限时间里能多救几个人。列车走走停停,连续三次停车,从洪水中抢救出350余名受灾村民。

刚刚在一个高坡上停稳,列车四周霎时被洪水围拢,被困在“孤岛”之上。

见此情景,车上旅客惊慌失措。张敏媛立即利用广播安抚旅客:“旅客们,不要着急,不要害怕。我们的地势比较高,比较安全,只要有列车在,有12次党支部在,有12次乘务员在,就能够保证大家的安全!”安抚好旅客的情绪后,张敏媛看到还有村民向着高地跑来,立即通知乘务组赶快救人。在张敏媛的带动下,解放军、工人、学生纷纷下水,捞上了9位淹在水中的村民。

当日傍晚时分,大雨终于停了,洪水也停止了咆哮。随着洪水渐渐退去,12次列车也开始了返程之旅……7月25日8时30分,与洪水顽强拼搏、奋战了3昼夜的12次列车,在一声长鸣之后,满载着旅客,安全抵达沈阳。在送走最后一名旅客后,张敏媛终于累瘫在座位上。

后来,12次列车和张敏媛受到铁道部和辽宁省政府的表彰。12次列车被授予“英雄列车”称号,年仅24岁的张敏媛被誉为“英雄列车长”。

1959年10月1日,张敏媛作为铁路先进集体代表,受邀来到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庆祝大会和全国群英会,受到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,还参加了国庆10周年阅兵和群众游行观礼。
     随后,《人民日报》《工人日报》等媒体先后报道了12次列车的事迹。1960年9月,根据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同名话剧,八一电影制片厂改编并拍摄了电影《12次列车》,12次列车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“英雄列车”。为了让12次列车精神代代相传,自退休时起,张敏媛便和12次列车结成帮扶对子,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帮扶活动。
     张敏媛说,党史学习教育开始后,她便接受沈阳客运段党委的邀请,为这个段的青年职工宣讲当年她带领12次列车“三八青年红旗包车组”抗击洪水的事迹,带领他们重温那段英雄岁月,让“英雄列车”的精神薪火相传……
 

参与
互动
咨询留言
在线客服
主任信箱
电话
扫一扫
android
IOS
微信